重生军工子弟

葫芦村人

都市生活

荒凉的戈壁滩,西风烈烈,吹得黄沙漫天飞舞,看不到丝毫绿色,更见不到动物活动迹象,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1142章 反正我是没法继续忽悠谁买太多军火了

重生军工子弟 by 葫芦村人

2019-4-30 20:19

“要不,你们张罗一下,提前跟617的88坦克比试一下?”祝老总纠结了一阵,才问谢凯。
谢凯看着祝老总,“这事儿得上级安排吧?装甲兵部的首长们如果安排了,咱们肯定应战。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去准备,直接从特种旅调几辆坦克就行了。”
对于88式,谢凯确实一点都不重视。
跟359坦克没得比,尤其是两种坦克重量都是差不多的。
“装甲兵部巴不得看看具体的性能情况,一直以来你们这边都不感冒。”祝老总看着谢凯,一脸苦笑。
不是装甲兵部不愿意,也不是部队不想听取关于359坦克的详细性能汇报,而是一直以来,404嫌军方给不起价格,订单规模也不大,一直都不太理会。
部队也愁359坦克太贵。
低配的一辆现在都要220万美元,折合软妹币都已经快900万了,军方连500万一辆的坦克接受起来都是有些勉强的。
没钱。
“这事情我问问郑主任他们吧。”谢凯没有直接回答,军方订购了一批359坦克,只有一个营的规模,用来装备特战旅。
359坦克出口转内销,需要改进一些技术性能,性能比出口的更好,价格比出口的更便宜,没有多少利润,郑宇成他们有兴趣才是有问题了。
现在祝老总这意思,显然是想要通过359坦克跟88式两种坦克进行比试,随后根据情况来跟装甲兵部签订工程定型合同。
“三代坦克需要制造原型车测试,才能确定具体的方案。你们这个最好是可以确定,在数量劣势的情况下能胜过88式主战坦克。价格跟性能,需要有个平衡……”祝老总看着谢凯,不知道谢凯是故意的还是也不在意国内的订单而这样说。
按照上级的要求,必须用更低的成本来获得更好的性能。
可目前国际上的三代坦克,任何一个国家的,都没有谁的成本便宜得了。
谢凯点了点头,“祝总,时间已经很晚了,早点休息吧,明天早上我跟郑主任他们说说,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359坦克国际上订单因为两伊战争结束而越来越少,战争双方在后期都只是导弹袭城战,装甲部队出动的机会都很少。
唯独提克里特师的一小支装甲部队在法奥半岛投入了实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可这事儿,伊拉克方面都是保密的,后来扩大了订单,就准备跟波斯人决一死战,哪知道最后双反都因为没钱,打不下去了。
现在359坦克最大的潜在客户,就是国内了。
404的人不重视都不行。
第二天,祝老总跟章德明等搞装甲车辆研究的人员技术讨论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谢凯没有来得及去看莫齐父母,郑宇成就告诉他,齐志远跟白彦军等人都在早上赶回来了,就连老爹谢建国也是乘坐昨天晚上的火车回了基地。
有什么大事情,管理委员会得先开会,统一思想,然后再把会议扩大,要不然,就是麻烦事儿。
让谢凯没想到的是,这次的会议,并不只是管理委员会的这几位大佬,还有一些新人,在这些人中,豁然看到了老丈杆子。
全部都是404基地各个单位跟各个部门的重要负责人,大多数谢凯都认识。
莫盈看到谢凯,眼神中满是询问,谢凯正要跟老丈杆子打招呼,会议就开始了。
“这次召集大家,讨论的主题,在之前也讨论过,关系到咱们基地未来的走向……”汪贵林主持会议,自然让郑宇成先开口。
这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汪贵林见郑宇成也不开口进入主题,老伙计显然是不想讨论这问题,可目前,不讨论不行,直接打断了郑宇成的话,“这次讨论的,不再是我们增加什么项目,减少什么项目的研究经费。而是军品跟民品的侧重点问题。”
众人顿时哗然。
谁都没想到,这个时候会讨论这问题。
“老汪,国家要先行发展经济,让军队忍耐,情有可原,咱们是军工科研单位!如果侧重民品,光顾着赚钱,军工技术的发展怎么办?”齐志远第一个急了。
海军装备,需要的投入不少,现在不管是航母还是055万吨大驱,都刚起步,特别是航母项目,在泰国海军获得了订单,合同也签订了,方案也确定了。
泰国海军需要的这种轻型航母,肯定不符合海军使用。
要搞更大的航母,就得由基地投入更多的经费,这会儿告诉他们,讨论侧重发展军品还是民品。
怎么都感觉如同前些年国家让大量军事项目下马的状况啊。
不仅是齐志远有这样的感觉,其他人同样有这样的感觉。
刚说完,白彦军也开口了,“虽然我们只是一个军工基地,无法改变整个国家国防情况,上级为什么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不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一些重点技术领域上多研究一些?”
“是啊,咱们在军工科技的研发这块,基本上所有的项目,人员都才刚开始配备到位没有多长时间,属于起步阶段……”原本基地管委会最没有存在感的张志同也开口了。
每次的会议,他几乎都不吭声,一直都是坐在那里,谢凯除了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的岗位属于后勤外,其他的都不知道。
对了,基地工会什么的,都是归他管。
相对来说,比郑宇成等人都年轻很多。
孙玉成跟岳林等人不知道内情,只是看向谢凯跟汪贵林等人。
谢建国同样看着谢凯,一脸疑惑。
今天召开这样的会议,确实有些让人措手不及。
谢凯同样看着郑宇成跟汪贵林这两个老家伙,也不反对,就看着他们闹腾就好。
这明显就是两个老家伙有私心,说是讨论,把军品领域的人都叫上了,民品的一个都没有。
不对,负责民品的不是没有,老爹谢建国主要就是管民品领域的呢。
谢建国算是代表?
一个随时都想着回去当他的技术人员,搞火控系统的民品负责人!
“建国同志,你是民品方面的负责人,你说说你的看法吧。”郑宇成直接点名谢建国。
谢建国都没想到,郑宇成会把火给烧到自己身上来。
他都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提这个。
不应该是召集大家开会讨论关于即将开始的核心机项目工作安排?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谢建国身上。
谢建国则是盯着谢凯,不知道这一老一小又整什么幺蛾子。
被点名了,不说话又不行。
“从最初建设开始,404就是军工单位。目前国家战略重心为经济建设,搞科研,没钱也不行……”谢建国说了一堆,几乎都是无法从他的话里面听出他的想法,“咱们单位现在有不少民品项目,每年也没有带来太多的利润……”
听到老爹这些官话,谢凯都是目瞪口呆。
老爹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圆滑了?
按理,老爹心中应该清楚,军工订单少的情况下,民品才会是主要的利润来源。
没有民品利润的支撑,军品也没有太多订单,国家拨款?那更是不存在的,还怎么搞技术研发?
“你的意思是,还是继续搞军品?”郑宇成问着谢建国。
谢凯直接翻白眼。
老家伙,想要用老爹压自己。
谢建国也没想到郑宇成会这样,向着儿子看去,刚好看到谢凯翻白眼,心中顿时就有数了。
“军品也得搞,民品也不能少。”谢建国完全是两边都不得罪。
这下轮到郑宇成翻白眼了。
说了相当于没说。
一点都不给力。
其他人再次表示,他们的重心应该是军品。
目前404所有的项目,都是走在国内其他兄弟单位前面,一旦以民品为主,如同国家那样,所有的军工项目都得给经济发展让路,到时候又会回到老样子。
“谢凯,你说说你的看法……”郑宇成等其他人都把反对意见给说了出来,才装着认真地问谢凯。
脸上隐藏着笑容,眼神里透露的意思明显——你看,大家都反对,没有人想要搞民品,甚至谢建国也是这样的态度……
谢凯本来不想理会郑宇成的,这老家伙完全是不要脸。
这些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太多。
没钱,还搞个屁的军工。
“本来我不想开口的,郑主任既然问了,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谢凯组织了一下语言,看这盯着自己的众人,“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没有钱,咱们的科研怎么继续?”
“军品的利润不是很高?之前咱们赚了那么多。”杨倩看着谢凯。
不明白谢凯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其他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404卖军火的利润,可是有着上百亿。
“核心机项目,多烧钱,大家都知道。不过这次不错,工业部将会帮咱们承担一部分经费,我们需要花的也就40~60亿。诸位,这只是一个核心机项目,战机的发动机而已……”谢凯扫视了一圈众人。
显然,大家都不知道。
“在咱们基地中现有的项目中,无论是隐身战机,还是航母,没有几百个亿,搞不出来。反正,我是没办法继续忽悠谁卖军火了。傻大木跟霍梅尼不干仗了……”
1143
中东的两伊战争结束了,再想要如同之前那样获得庞大的订单,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可能。
因为404的行事作风跟运作模式,搞技术的人员根本就不会像别的单位那样,从管理到技术人员,都是在为向上级要项目而努力。
钱多,自然就不缺钱。
“之前反对搞航母,搞万吨级大驱,就因为这东西太烧钱了!别的不说,就连这次核心机,也因为资金不够而拖到现在……”谢凯不想冒火。
可这时候,不是开玩笑的。
404形势一片大好,可继续这样下去,到时候资金链断裂了,怎么搞?
“没错,咱们手中还有一百多亿的经费,我就想问问,是不是咱们的技术研发投入后,开发出技术就能变现换成资金?先不说投入了经费是否能很快就完成技术研发的事情。”谢凯根本就不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
众人都是低下头不说话。
谢凯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现在有钱,不代表将来就一直都有这样多的经费。
404手中的科研项目,现在都开始大量烧经费了。
尤其是在抛开了这次核心机需要的资金后,能调动的资金更少。
不管是航空方面的业务,还是海军装备,都不是一点钱都能搞定的。陆军装备要想继续提升,就必须得在基础研究领域里面投入更多的经费。
“军工的投资,本来就是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国家投资才能支撑下去。别说咱们国内的军工单位,哪怕是西方国家,仅仅靠着一个企业,任何项目在没有政府采购的情况下,都支撑不起!”谢凯越说声音越大。
其他人都是没法反驳谢凯的话。
没有谢凯,404现在估计都已经彻底破产了。
当初谢凯冒头的时候,整个404的工资,都得凑几个月才能给整个基地所有人发放一次工资呢。
现在没有了那样的问题,研发经费也不缺,管理人员不膨胀,那是没有道理的。
“在回来之前,我跟郑主任提过,上反稳像式火控火控系统申请国家经费。这一点,郑主任可以作证!原因无他,我们的资金,支撑不了几年。”谢凯停顿了下,继续说道。
别人无法反驳,谢建国却不得不出面,儿子太年轻,这样将会跟整个基地管理层站在对立面。
“这是不是太过耸人听闻了?运-10现在不是已经开始有订单了?资金的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吧?”谢建国反驳着儿子。
这是所有人心中想法。
谁都不会认为404会缺钱。
就连一向把钱看得重,只喜欢进不喜欢出的杨倩,也觉得不可思议,“谢凯,根据我们的预算,未来十年内,研究经费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杨部长,我想请问一下,这预算是怎么做的?是否考虑过,我们投入的研发经费无法回收?”
“怎么会无法回收?目前我们的装备不是销路都走得不错?泰国军方还有十多亿美元,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国家都是潜在的客户……”郑宇成觉得谢凯的说法一点道理都没有,“眼光放长远没问题,也不能想得太过消极。”
“消极?目前两伊战争结束了,除非爆发战争,哪个国家会大规模地采购各种武器装备?”谢凯反问着郑宇成。
他快疯了。
傻大木都已经买不起武器了。
上一批武器装备,虽然说数量大,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是用石油支付的。
到目前为止,伊拉克都还欠着苏联上百亿美元的装备款,所以,到现在,都还没有从苏联人手中买到先进的米格-29之类的战机等。
还有不少其他的装备,苏联人目前缺钱厉害,却不欢迎伊拉克的订单,要求他们把之前欠的钱结清才能继续。
何况,全世界也就只有一个伊拉克。
没看到,在两伊战争中,波斯人同样损失惨重,没有像伊拉克一样疯狂地补充他们的武器装备。
缺钱,只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不像伊拉克的傻大木,想要当世界第三。
“两伊战争中咱们卖出去这么多武器装备,并不是意外。第一,伊拉克整个军队所有的装备,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苏联,我们的工业基础都是苏联人帮着建设的;第二,伊拉克人在之前欠了苏联数额庞大的军火款,不还,很难得到新的装备,而他们一直跟西方国家关系也不和谐;第三,伊拉克有丰富的石油,随着波斯人跟西方国家关系恶劣,西方国家又在拉拢伊拉克;第四,我们的产品,价廉物美,生产力不算差,又刚好满足伊拉克的需求……”
再想要得到伊拉克这样一个客户,实在是太难了。
在伊拉克倒下后,这样的客户,全世界就一个,除了隔壁的印度三哥外,不会有任何国家了。
中国装备大规模地卖给印度三哥?
完全是开玩笑。
中国人愿意卖,印度人也不会买的。
他们一直都把中国当成超越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国家贫穷甚至不如他们。虽然这很矛盾。
伊拉克为什么寻求中国采购武器装备,所有人都是知道的。
并不是他们喜欢中国武器装备。
原本359坦克运到伊拉克,特克里特选拔的青年军官团队,一直都是更青睐T-72,瞧不上359,一直到后来有了实战效果……
“未来,我们军品最大的客户,不会再来自国外,而是我们自己的军队。大家应该都清楚,太过先进的武器装备技术,关乎到国防安全,国家会禁止出口的。之前我们出口359坦克,前卫防空导弹,特别是飞盾-359,上级的态度,大家都知道……”
技术禁运。
这玩意儿不进是先进国家对中国禁运,中国的同样有禁运条例的。
原因无他,涉及国防安全。
“越到后面,我们开发的武器装备,也就越先进,即使上级不做命令要求,诸位,我们继续出口,合适么?国内最顶级的武器自己部队都没有装备,全部出口。有多少家底儿,国外都知道,这样的状态,就是大家积极努力搞军工技术的理由?让国外了解我们的装备最顶级水平?”谢凯这话就问的有点过分了。
国防科技工作者,没有谁不是为了给国防建设添砖加瓦的。
谢建国第一个反对,“谢凯,你凭什么这样说?大家谁不是为了国防?要不然,搞不搞军工技术,谁在意?”
“是啊,小谢,你这话就说的过了。”汪贵林见大家都是怒视着谢凯,知道他引起了公愤。
这可不是他跟郑宇成想要的效果。
“我不是怀疑大家的觉悟,当年404要破产了,在座的都在积极想办法,而没有谁提出离开。”谢凯平静地说道,“大家都明白,越是先进的越要出口越难。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有的一切都得给经济建设让路,军队需要忍耐,投资的经费,多长时间能回收?别的不说,运-10大飞机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现在运-10有订单,已经开始规模生产,运-10可以不投入了吗?白主任?”
白彦军没想到,谢凯会直接问自己。
所有人的目光,又转向他身上了。
运-10的订单数量不少,民航总局都下订单了。
可不继续投入?
“不行。运-10的新机型研发,改军用运输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都需要持续投入……运-10订单的利润,连持续改型需要的经费都无法保证。”白彦军即使不愿意回答,依然不得不回答。
运-10有订单,也无法支撑继续研究的经费投入。
谢凯没有继续问他,而是转向齐志远,“齐主任,沪东船厂有着不少的军舰订单,这些订单的利润,是否能支撑我们的万吨级大驱跟航母的持续研究?”
齐志远摇头。
一艘万吨级的大驱,造价都得十多亿,这还不算研究技术需要的投入的经费。
“万吨级大驱,能往外卖么?”谢凯继续问道。
齐志远尴尬地摇头。
那个是没有任何可能的。
“所以,只能指望海军。未来十年内,军费能达到目前美国每年的军费开支吗?”谢凯再问。
这次是问的所有人。
所有人都是红着脸摇头。
没有可能的。
“未来三十年,我们的军费开支,或许能达到美国现在的这个数额。谁能保证,我们这一百多亿的资金,可以支撑三十年?”谢凯觉得,这是最后一次给这些人谈这个。
爱咋咋的。
404未来如何,他不敢保证。
但是继续这样的搞法,绝对死路一条。
“可搞民品,我们在军品方面的研发进度会受到影响……”郑宇成叹了一口气,很无奈地说道,“我们跟国际上的差距,本来就大……”
“谁说搞民品就会影响军品研发?”谢凯哭笑不得。
论谋略什么的,这些大佬一个个的都是人精,玩心眼儿,十个谢凯都玩不过他们。
可在这个问题上,这些人的想法,谢凯真的没法理解。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